在中醫的經絡理論中最被廣為應用的就是十二經絡

這十二經絡分佈在人體全身

分為手三陽〈手太陽小腸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三陰〈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足三陽〈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三陰〈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等十二經絡

這十二經絡不止分佈於人體之體表

更和人體內部之五臟六腑相連

因此利用十二經絡相互間的關聯性加以應用

便能達到治療疾病的功用

如果用比較通俗的比喻方式來形容

人體的十二經絡就像交通運輸系統

就像前幾年台灣南部因風災造成嚴重災情

我們要從北部趕往救援時

當車開在國道一號時發現前面嚴重塞車時

我們可經由聯絡道路轉往國道三號或省道繼續南下

十二經絡的應用就是類似道路系統的應用

當我們發現身體發生疾病時

我們就先定位出疾病發生的正確位置

然後從十二經絡中找出有那些經絡可以到達疾病發生的位置

再利用針灸或按摩等各種次激手法來治療疾病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做說明

如果一個人因彎腰搬重物不慎而造成腰扭傷

我們依病人受傷的部位確定出其受傷的經絡

在依受傷的經絡和其它經絡的關聯性

通常我們可以找到四條經絡來加以做治療

而這四條經絡和受傷經絡的關聯性是什麼呢?

在楊維傑醫師著作的針灸經緯一書中有分章節說明

在這裡我做簡單解釋

第一條經絡當然是受傷經絡

如受傷經絡本身傷勢並不嚴重

利用自己便可輕易治癒問題

如果病情嚴重可能就無法利用受傷本身經絡治療

第二條經絡是表裡經的關係

表裡經在中醫有所謂夫妻相求的關係

表裡經剛好在人體一陰一陽相對應的位置

因此當表裡經中的某一條經絡受傷

我們就可用另一條沒受傷的經絡加以治療

第三條經絡是同名經的關係

同名經的應用就是中醫所謂同氣相求的應用

同名經的兩條經絡氣血相通

所以當一條經絡受損當然可以用另一條來治療

第四條是臟腑通治的關係

這是利用臟氣和腑氣相通的原理來治療

以上四種方法是中醫利用經絡治療疾病的基本方法

但是如何詳細應用則各家門派各有巧妙不同

待以後有空我再就個人所學的有限知識為大家進一步說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板橋同仁堂中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